[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期刊大全 学术资讯 下载中心 新闻专栏 稿件查询 在线投稿 客服中心
 论文下载

劳动定额标准化在铸造生产中的应用

时间:2014-1-12 17:07:43 来源:  点击:1600

[内容摘要]:本文根据铸造生产的工艺特点,通过对飞机产品以及工装制造的分析研究,从整体的、系统的、平衡的观点出发,具体阐述了推行劳动定额标准化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说明了制定标准工时是实现科学管理提高经济效益,降低劳动消耗和更合理地贯彻按劳分配原则不可缺少的条件之一。阐述了实行劳动定额标准在企业管理中起的作用,并对“先求平衡,再求先进,以平衡求先进”的思想原则进行了论述,说明了只有建立以标准工时为核心,以熟练曲线原理为依据,构建定额水平综合平衡系统,才能不断提高定额管理水平,提高企业效益。

关键词:劳动定额标准化 铸造生产  标准工时  定额水平

引言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企业经营机制的转化,劳动定额工作的地位和作用更为突出,因此企业有必要制定出标准定额,以此来确定工人在各自岗位上生产的产品所对应的劳动时间,并把它作为进行经济核算,确定成本利润和价格的重要依据。这对促进劳动消耗的不断降低,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提高劳动生产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建立以标准工时为核心,以熟练曲线原理为依据的动态定额管理系统,大大提高了定额制定的科学性、先进性与平衡性,使多层次,多品种,多机型和多种生产类型并存条件下,生产的产品定额水平在贯标的基础上达到统一与平衡,使定额工作逐步走向管理有序,水平有据的轨道。

劳动定额标准化的内涵及意义
所谓“劳动定额标准化”就是制定贯彻和实施劳动定额标准为主要内容的全部活动过程。也是建立一系列的生产工艺秩序,技术操作秩序,定额制定、贯彻实施、统计分析、考核修订等项工作秩序。建立起由基础标准、方法标准和工作标准组成的科学劳动定额标准体系,是实现劳动定额标准工作科学化、标准化的保证。劳动定额标准化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说它包括作业系统标准化,工程程序标准化,操作方法标准化,以及劳动组织、劳动条件、劳动环境等的标准化,范围是广泛的。从狭义来说仅是对劳动过程中劳动消耗的衡量标准的制定,修订与贯彻实施等工作。

铸造生产的工艺特点与标准定额工时
   铸造生产的工艺特点是品种多、批量大、生产周期长、为了充分利用时间,降低工时消耗,更有效地组织劳动,缩短生产周期,铸件生产工序如下:
准备工序:借图纸、工卡、模具。
生产制造:配砂—打芯—熔化—造型—浇注—清理—切割—打磨—铣切—热处理—氧化—吹砂—荧光—X光—合格铸件入库
  由于在铸造生产过程中,工序多,生产过程复杂,生产周期长等因素,过去我厂制定定额的方法采用是经验估工法,这种方法简便、工作量小,便于劳动定额制定与修改,但最大的缺点是缺乏技术根据,容易受到工人水平和经验的局限,缺乏对影响定额的各种客观因素的分析,容易出现定额偏松偏紧的现象,造成工人之间,工人与定额员之间的矛盾,不利于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怎样才能解决这些矛盾和不合理现象呢?如何提高铸造工时定额的质量?近年来随着劳动定额标准化的逐步推行,在实际工作中,对新机型和新零件我们采用劳动定额时间标准,这种方法依据充分,对改善生产管理有促进作用,定额平衡性好,唯一不足的是由于铸造生产过程复杂,工序繁多,故在制定标准工时的时候,套标查定工作量较大。

实施劳动定额标准化及其主要原则
劳动定额标准化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实施这项系统工程,必须从企业的客观实际出发,因势利导,循序渐进,锲而不舍,刻意创新,才能取得成效,才能从局部优化开始,从量变到质变,最后达到整体优化的目的。
标准主导原则
在定额制定与管理工作中,坚持以时间标准为依据,制定定额,坚持以定额标准化工作为主导,按标准工时组织科研、生产和经营。
4.1.1   铸件的标准工时定额的制定
 在铸造生产过程中,除老产品采用原定额外,对于新产品新零件在制定时间定额时,根据铸件本身的结构特点和工艺技术、生产上的要求,以《典型铸件铸造时间定额》为依据,制定标准工时定额,具体实例如下:
   零件毛胚铸件等:它们大部分采用砂型铸造和金属型铸造,其结构复杂,但生产效率高,一般成批生产,在套标查定工时时,按准备、结束布置工作地、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标准确定占作业时间百分比K值,再根据累计生产架份的多少和批量的大小,采用一定的调节系数k,最后确定单件标准工时,计算公式:
TD=TJF(1+K)•k ………(1)
 式中:TD  ——单件时间;
    TJF ——综合作业时间
  K ——准备、结束、布置工作地、休息与生理需要时间占作业时间的百分比;
  k ——批架系数。
   工装铸件:由于工装铸件体积大、结构复杂,单一小批量生产,手工集体操作,协调问题多,现行定额难以掌握,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在实际工作中,在现有的生产技术条件、设备、人员情况下,对生产的全过程、以及劳动活动状况进行写实,吸收技术人员以及有丰富经验的工人的意见,采取工时测定法来制定工时定额。
 标准主导原则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加强企业管理,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最大限度地提高劳动生产率,在实际当中,推行标准主导原则尤为重要,在铸造生产的过程中,用劳动定额时间标准制定出的标准工时,反映了企业生产水平,用于平衡和核算生产能力,安排作业计划,确定生产工人任务量,衡量工人生产成绩。若工时定额不平衡,则计划可能出现漏洞,生产任务安排不均衡,成本核算也出现忽高忽低现象,不能充分体现“按劳分配”的原则,因此大力推行标准工时定额是编制计划(生产计划、劳动计划、成本计划)同时也是组织生产的科学依据。
传统与标准并举的原则
从企业梯次多元产品结构的特点出发,在由传统管理向定额标准化系统管理过渡时期,实行新老产品区别对待,标准化与常规管理并举,贯彻标准与修额相结合的原则。
在重点型号系列、Y7系列等飞机产品,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要求,在商品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为了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挖掘内部潜力,调动广大职工的工作积极性,做为直接降低劳动消耗的劳动定额标准工作起着重要作用。在由传统定额管理向定额标准化系统管理过渡时期中,对于老产品主要是常规管理采用原定额,老产品老办法,对于新产品,新机型及改进型产品的新零件,依据劳动定额标准,产品图纸、工艺规程等技术文件查定标准工时,基本上实行标准化与常规管理并举,努力做到实事求是。
平衡优先原则
从劳动定额“多功能”特点的客观实际出发,在一个较长的过渡时期内,坚持“先求平衡,再求先进,以平衡求先进”处理好新产品与老产品,航空产品与非航空产品,机械作业与手工作业之间定额水平的平衡性与合理性的原则。
由于劳动定额水平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因此不能把它看成是绝对的、静止的、一成不变的东西,刚刚制定的标准工时或修改的定额,不仅先求平衡而且还有它的先进性,经过一段时间的积极努力,使多数工人可以达到,部分超额,少数接近的水平,若定额水平过高,工时定额过低,工人感到高不可攀,这样会挫伤工人的积极性。例如在Y7机系列产品上,在往年历次修额中,由于片面强调先进忽视基础和条件,造成定额工时在相同的生产技术组织条件下,定额水平较高,定额工时小,长期以来严重影响工人的工作热情,为了使定额水平既先进合理,又切实可行,公司于1990年对Y7机定额工时作了相应的调整,使Y7机工时定额水平趋于平衡先进。而对于其它飞机系列来说,随着生产的发展,技术的进步,新工艺方法的应用,以及工人技术熟练程度的不断提高,时间消耗值会发生位移,完成定额的人数发生了变化,由少数工人超额变成了多数人、大多数人,一旦定额完成系数超过一定值,原来的定额就显得保守,根据劳动定额标准化管理系统的特点,以熟练曲线理论的基本点出发,既产品的产量每翻一番,产品的成本或工时将比以前的成本工时降低一个固定的百分数,也就是一个固定的折扣,依据这个基本点,抓住影响时间消耗的主要因素,对个性产品定额水平进行综合协调平衡。因此这几年对其它机种飞机进行了几次大幅修额,缩小了产品与产品之间的定额水平,促进了劳动生产率和管理水平的提高,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劳动者实际付出的劳动量,更好地体现了按劳分配原则,使新老产品之间工时定额水平逐渐趋于平衡,真正发挥了劳动定额工作的积极作用,改变了工人对定额的不信任感和敌对情绪,使定额工作适应现代化管理的需要。

构建定额水平综合平衡系统
   在标准化实践中,我们感到贯彻标准工作比较艰难,矛盾多,阻力大,实效差,一是怕影响本单位的生产经营指标,影响单位的切身利益,二怕定额太先进影响工人的生产积极性。究竟是什么因素在影响劳动定额管理呢?影响劳动定额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定额水平问题,劳动定额标准化的实质和核心仍然是定额水平问题,究其原因是贯标时个性产品定额水平偏离定额标准水平。在铸造生产过程中,由于产品的实际工艺技术参差不齐,错综复杂,必然导致产品的实际定额偏离特定条件下的定额标准水平,由于涉及的因素较为复杂,所以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构建一个定额水平综合平衡系统。首先,应把多层次、多品种、多机型和多种生产类型并存的产品结构视为一个系统,运用熟练曲线原理,寻找工时下降规律,确定熟练的斜率。其次,再按照熟练曲线计算公式Y=axb计算出具有不同斜率的不同产品,不同工种在贯标时的定额水平达标调整系数。再次,要实事求是地分析具体作业批量,设计和工艺更改频繁程度,以及影响因素在计划期内促使工时下降的显著程度,对部分达标调整系数进行适量的微调,使之更为切合实际,使浩瀚的个性产品定额水平实现深层次的平衡,并与定额标准水平浑然一体。
结束语
   本文论证了要降低劳动消耗实现劳动定额工作的综合管理效能,使企业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必须走劳动定额标准化的道路,通过对劳动定额标准化在铸造生产的具体应用进行叙述和分析,提出在贯标过程中必须要坚持的几项主要原则,对贯标中出现的个性产品定额水平偏离定额标准水平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论述了只有运用熟练曲线原理构建定额水平综合平衡系统,才时解决问题的方法。实现贯标产品定额水平的先进合理与平衡,是全方位推行劳动定额标准化的关键。

参考文献:
(1)、王德厚,《劳动定额标准的制定与管理讲义》, 航空航天工业劳动定额标准技术委员会
(2)、周善文,《劳动定额与科学管理》,航空工业部陕西航空工业局(3)、中国劳动学会定额专业委员会,全国劳动定额员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全国劳动定额员工作会议暨第五届学术研讨会文集》,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

栏目列表
医药卫生 人文社科
农业科学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推荐内容
L波段大功率放大组件的设计
基于QC工具的微波组件故障分析与定
论房地产交易中的欺诈行为及其控制
波控系统的自动测试设计及实现
一种低成本便携式脉冲幅度测量装置
一种多通道对海观测SAR接收与信号
S波段连续波LDMOS功放的设计
C波段有源变频芯片设计
一种电子时间引信计时终点信号采集方
体育教学对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的研究
鲟鱼人工养殖病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控对
热点内容
国际英文学术期刊初选阶段的质量要求
数字出版的影响
关于重申禁止中国标准书号“一号多用
齿缘龟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养殖技术
稿件多少字为宜? 如何联系你们?如
SCI的选刊
一种电子时间引信计时终点信号采集方
学术论文在质而不在量
黄瓜穴盘育苗技术
如何进行科技论文的写作
学术期刊的定位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客服中心服务承诺友情链接

系统版权: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2010 中国数字化期刊群 © ICP证:辽ICP备19015327号-1
在线咨询:http://www.chinalnfo.com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