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期刊大全 学术资讯 下载中心 新闻专栏 稿件查询 在线投稿 客服中心
 论文下载

试论实现企业文化与电视媒体的地域融合

时间:2014-1-12 17:01:27 来源:  点击:1594
   三朝国企、百年重钢,作为重庆市最大市属国有企业,具有深厚的企业文化底蕴。如何借助现代媒体,实现企业文化的有效传播,对于提高企业宣传水平、发挥舆论正确导向优势将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以区域构筑阵地为传播前提,实现文化与媒体的地域融合,这是重钢集团党委宣传部在构建大宣传格局的基础上,积极为整合媒体资源、提升媒体档次、发挥媒体传播优势而进行的有益探索。
一、文化媒介落地:以提高电视节目收视率和受众面为诉求,实现重钢电视新闻节目在长寿区、大渡口区两地的区域覆盖;
【关键语】“传媒区域阵地 、受众全线覆盖”
   成立于1987的重钢集团电视台,经过25年的发展历程,重庆钢铁集团电视台为重钢主流宣传媒体,拥有两个独立频道,用户达到43900户。每天制作13分钟的《重钢新闻》在大渡口老区区滚动播放,借此传达企业的使命,张扬企业的精神,宣传企业的目标,塑造企业的形象。
   2011年,随着重钢环保搬迁工程一期650万吨钢规模在长寿新区的建成投产,老区钢铁生产线全面关停拆除,目前在长寿新区工作的重钢职工已达到2万余人。为解决重钢环保搬迁万余名职工的住房问题,重钢集团先后在长寿城区开发了“6号原舍”、“半岛香颂”和“朵力江畔”等3个职工住宅小区。目前,仅入住小区的重钢职工户数达7575户,职工观众收视群体数达2万余人,他们对《重钢新闻》节目的收视需求日益强烈!
【《重钢新闻》落地长寿】
   2011年随着重钢长寿新区的顺利运行和重钢老区关停拆除以及大渡口区旧城改造工程步伐的加快,重钢电视台所属大渡口区的有线电视用户也逐年递减。针对此情况,如何促进和实现文化媒介落地,解决广大职工和观众对本企业电视文化的渴望,就成为重钢电视人急待思考和解决的课题。在重钢集团党委宣传部的统一领导下,重钢电视台在提高电视新闻覆盖面、增加受众量、提高节目收视率等方面开始了积极探寻有效的途径和方法。
   2011年9月,经过相互磋商,本着媒体互动、资源整合的原则,重钢集团电视台先后与大渡口区新闻中心、长寿电视台联合,在各自的新闻节目互播对方的部分新闻节目,分别在长寿电视台《长寿新闻联播》中播出“来自重钢的报道”,在大渡口电视台《大渡口新闻》中播出“看重钢”,初步实现了企业电视新闻在两个区级电视台播出。新闻节目播出后,虽然观众反响较好,也增加了企业电视新闻传播的范围,但由于新闻播出的随意性和条数有限,传播还是没有达到预想的效果。而远在重钢长寿新区工作、生活的2万多名重钢广大职工,却因距离集团本部近百公里,而无法收看重钢电视台每天播出的《重钢新闻》节目,为此。职工们收看《重钢新闻》的呼声日益高涨。
   为发挥电视媒体的传播优势,起好正确的舆论导向,丰富新区职工的业余文化生活,尽快实现《重钢新闻》在长寿区电视台所属频道播出刻不容缓。为了发挥电视宣传的凝聚职工、弘扬企业文化、助推重钢持续健康发展的作用,在重钢集团和长寿区区委、区政府领导的大力关心、高度重视下,在重庆市有线电视网络公司的大力支持下,2013年2月,重钢集团电视台与长寿区广播电视台、长寿网络公司积极协调,就《重钢新闻》在长寿区广播电视台所属频道播出事宜初步达成共识和解决方案,本着宣传互动、友好合作、互惠互利、共谋发展、实现双赢的原则,双方同步签定了关于《重钢新闻》在长寿区播出的协议。经双方友好协商,长寿广播电视台将从5月3号起,在该台“生活频道”正式播出重钢电视台制作的《重钢新闻》节目。
   此次落户长寿电视台生活频道的《重钢新闻》节目时长为15分钟,每周星期一至星期五19点30分为节目首播时间,重播时间为当天23点 ,以及次日7点30分和13点,共计播出四次。《重钢新闻》节目的播出,得力于双方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可以说节目的播出意义重大,这为政企电视媒体实现互动和强强联合,创造性地探索出了有益的路子和模式。
【节目播出效果】
   长寿电视台拥有用户15万余户,观众近50万人。据了解,重钢集团电视台出品的《重钢新闻》节目能在长寿地区如此庞大的有线系统播出,在全国大型国有企业尚属首家,这也为政企电视媒体资源整合,强强联合实现互动,开了个好的先河。
   《重钢新闻》节目在长寿地区播出,不仅丰富了长寿地区电视节目的内容,也满足了长寿重钢职工及广大市民收看企业新闻的需求。同时,也给重钢集团电视台进一步提高节目档次和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做到把《重钢新闻》办成一档领导满意、观众喜欢、形式多样、内容精彩的精品电视新闻节目。
二、电视媒体行为落地:努力践行“走、转、改”精神,奉行“精巧策划力、精细执行力、精准传播力”原则,让电视新闻宣传做到:聚焦基层、贴近一线;
【关键语】“聚焦到一线、记者走基层”
   2012年,重钢集团党委宣传部根据中宣部的要求,号召新闻宣传工作者践行“三贴近”原则,积极开展“走、转、改”活动,真正让新闻报道做到聚焦基层,贴近一线。为此,重钢集团两大主流媒体重钢集团电视台和《重钢报》从年初开始,派出大量记者,深入生产一线和非钢领域,注重拓宽宣传报道方式,记者“走、转、改”采访活动亮点纷呈、浓墨重彩。
   “脚深方能文不浅”,本着“贵在走,走的实;难在转,转得真;重在改,改得透”的要求,重钢集团报、台两大主流媒体坚持弘扬 “走、转、改”精神,每年坚持派出大批精干记者,深入采访第一线,做到“走”——走基层,倾听一线心声;“转”——转作风,践行“三贴近”原则;“改”——改文风,坚持客观、清新的报道风格。
【“走、转、改”成果丰硕】
   自2011年党委宣传部启动“走、转、改”活动以来至2013年6月,重钢两大主流媒体报、台主动策划、积极参与,广大记者热情高涨、自觉深入基层一线,制作了大量的采访报道新闻精品。
   在深入开展的“记者走基层”、记者走一线”系列采访活动中,广大记者们不辞辛劳,足迹遍及大江南北。他们走进新区、行走矿山、直击原料入厂、走进营销一线的广东、江苏、江苏靖江、福建
厦门,走进环境产业的云南、成都九江、走进三环监理在新疆天山脚下的项目工地、走进非钢领域的建设公司、新港公司、产业公司、聚焦新区食堂、聚焦钢城支队。记者们用最生动的镜头,最客观的采访,最鲜活的文字,用纪实或抒情报道风格,纪录和讴歌了重钢人为企业的生存发展,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努力工作乐于奉献的精神面貌。
  据统计,重钢集团电视台“记者走基层”栏目组跨省外采播出系列报道近69集,创重钢集团电视台成立以来全部外采新闻数量总合最高记录。同时,在集团本部“记者走基层” 栏目组记者深入各子公司采访播出新闻598条;深入项目建设工地采访播出新闻290条;深入车间采访播出新闻359条;深入班组采访播出新闻290条;深入一线采访人物播出新闻59条;记者走基层采访制作的五集电视新闻系列报道《聚焦新区食堂》,荣获2012年度中国电视艺术家协会企业分会“好新闻”评比一等奖;
   在“走、转、改”采访实践活动中,重钢广大新闻工作者牢记职责、肩负使命,奔波穿行在火红的钢铁生产线和非钢领域,用手中的笔书写奋战一线的重钢人风采,用镜头聚焦基层普通职工的感人故事,用智慧、责任和汗水,用沉甸甸的收获,无愧于重钢!
【“走、转、改”任重道远】
   作为发挥正确舆论导向、反映企业改革发展、客观纪录历史、鼓舞职工士气的企业媒体,应该积极行动起来,组织发动广大记者努力践行“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精神。用镜头和笔作武器,走进基层、聚焦采访、反映一线心声,这是重钢新闻人义不容辞的责任。让他们真正做到深入基层,以企业新闻人的实际行动和精彩作品,去弘扬主旋律,纪录重钢攻城拨寨夺取最后胜利的历程,讴歌那些发生在基层、发生在身边的无数感动和精彩,这才是企业新闻人的首要任务。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新的征程上,重钢新闻工作者,将肩负职责、牢记使命,继续坚持“走、转、改”精神毫不动摇,高举弘扬主旋律的大旗,用更加努力的工作,用更加深入的采访,用更加优质的作品,宣传企业、服务职工、鼓劲加油、助推企业发展步伐。
因为头上顶着的“无冕之王”的桂冠,肩上扛着沉甸甸的神圣责任,督促重钢新闻人始终在路上。
栏目列表
医药卫生 人文社科
农业科学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推荐内容
L波段大功率放大组件的设计
基于QC工具的微波组件故障分析与定
论房地产交易中的欺诈行为及其控制
波控系统的自动测试设计及实现
一种低成本便携式脉冲幅度测量装置
一种多通道对海观测SAR接收与信号
S波段连续波LDMOS功放的设计
C波段有源变频芯片设计
一种电子时间引信计时终点信号采集方
体育教学对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的研究
鲟鱼人工养殖病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控对
热点内容
国际英文学术期刊初选阶段的质量要求
数字出版的影响
关于重申禁止中国标准书号“一号多用
齿缘龟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养殖技术
稿件多少字为宜? 如何联系你们?如
SCI的选刊
一种电子时间引信计时终点信号采集方
学术论文在质而不在量
黄瓜穴盘育苗技术
如何进行科技论文的写作
学术期刊的定位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客服中心服务承诺友情链接

系统版权: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2010 中国数字化期刊群 © ICP证:辽ICP备19015327号-1
在线咨询:http://www.chinalnfo.com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