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期刊大全 学术资讯 下载中心 新闻专栏 稿件查询 在线投稿 客服中心
 论文下载

艾灸配合间歇性导尿治疗中风后排尿障碍的疗效观察

时间:2014-1-6 20:25:41 来源:  点击:1381
摘  要:目的  观察艾灸配合间歇性导尿对中风后排尿障碍的疗效。方法  将60例中风后排尿障碍患者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两组均予神经内科常规留置导尿管理及中医针灸等综合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艾灸配合间歇性导尿,对两组治疗前后残余尿量、尿常规白细胞阳性例数进行观察。结果  观察组治疗后残余尿量、尿常规白细胞阳性例数变化有显著差异(P<0.05或P<0.001),观察组优于对照组。结论  艾灸配合间歇性导尿能明显改善中风患者的膀胱排尿功能,减少因排尿障碍引起的并发症,提高中风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中风;排尿障碍;艾灸;间歇性导尿
中风发病率逐年上升,许多患者因神经功能缺损留下严重的后遗症,排尿障碍是中风后最常见的后遗症之一,为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质量,2009年1月至2010年6月,我科对30例中风排尿障碍患者在综合治疗基础上加用艾灸配合间歇性导尿,效果较好,现报告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纳入标准:经头颅CT或MRI检查确诊为脑出血或脑梗死,病程在一年以内,排尿障碍为中风所致,年龄<75岁。排出标准:合并肝肾功能障碍、重症感染、心力衰竭等重症患者,患者及家属不配合者。符合上述标准患者60例,采用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中男 16例,女 14例,平均年龄(58.9±14.8)岁,头颅CT检查为脑出血11例,脑梗死19例;对照组中男 17例,女 13例,平均年龄(60.8±10.2)岁,头颅CT检查为脑出血12例,脑梗死18例。两组资料经Ridit方法处理,性别、年龄、病情等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
1.2 治疗方法
1.2.1  对照组  予神经内科常规留置导尿管理及中医针灸等综合治疗。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艾灸配合间歇性导尿。(1)艾条灸:将点燃的艾条对准肾俞、三焦俞、气海、关元、委阳、水道等腧穴部位。以艾条轮流悬灸,每穴灸10-15min,每日1次,至皮肤红晕为度。(2)持续导尿:早期给予留置导尿,留置尿管于入院次日夹管,输液时每两小时放尿一次,不输液时每四小时放尿一次,使膀胱保持一定的容量,为下一阶段的间歇导尿做好准备。并保持引流系统的密闭和通畅,引流管和引流袋的位置低于膀胱水平,留置尿管三周内不更换导尿管。(3)制订饮水计划:在进行间歇性导尿的同时,制订严格的饮水计划,指导患者每天摄入液量控制在1500-1800mL ,早、中、晚各400mL,10:00、16:00及20:00各200mL,从20:00至次日6:00不饮水,输液患者可酌情减少[1]。(4)膀胱功能训练[2]:导尿管插入期间,指导患者进行提肛运动、收腹运动、屏气法、呼吸功能锻炼,以训练膀胱舒缩功能。拔管后患者不能自行排尿,在膀胱非过度充盈时予CREDE氏压迫法协助排尿。手法:手掌触摸胀大的膀胱,将双手重叠放于膀胱区慢慢向耻骨后下方挤压膀胱,嘱患者有意识地做排尿动作,由轻到重直到排出尿液,待尿液不再流出时松手,再加压1次,力求排尽。(5)间歇性导尿:采用一次性使用间歇性导尿管[“润士”一次性使用间歇性导尿管,规格:CH14/4.7mm.国食药械(进)字2004第2660307号 产品标准编号:YZB/DAM 0958-2003],插入时先用无菌水润滑管道后自尿道口缓慢插入,见尿液流出后再缓缓插入1-2cm,每次导出的尿量不超过膀胱的安全容量。导尿间歇时间开始每4-6h导尿1次,每次尿量不超过350mL;两次导尿间歇期间能通过叩击、挤压等方法自行排尿100mL以上,且残余尿少于300mL时,改为每6h导尿1次; 两次导尿间歇自动排尿200mL,且残余尿少于200mL时,改为每8h导尿1次;残余尿<100mL时,即膀胱容量的20%-30%以下,停止间歇导尿。
1.3 主要观察指标:(1)治疗前后残余尿量。(2)治疗前后尿常规白细胞阳性例数变化。
1.4 统计学处理 计量资料以(±s),采用t检验和X2检验。
2  结 果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残余尿量、尿常规白细胞阳性例数变化见表1、表2。
表1   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前后残余尿量变化(ml, ±s)
组  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
观察组         30          255.21±17.53            95.26±8.51**★
对照组         30          257.54±19.72            329.63±18.15*
注:与本组治疗前比较, *P<0.05, **P<0.001;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P<0.001   
表2  两种治疗方法治疗前后尿常规白细胞阳性例数变化(n)
 组别 例数 治 疗 前 治 疗 后
     (+)       (-)     (+)            (-)
观察组 30 23     7  3       27
对照组 30 24     6  25       5
注:两组比较,P<0.001
两组间疗效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残余尿量、尿常规白细胞阳性例数差异无显著性(P>0.05),而治疗后差异有显著性(P<0.05或P<0.001)。
讨 论
3.1  中风所引起的排尿障碍主要表现为尿潴留,对此中风患者泌尿系的护理重点是解除尿潴留,留置尿管虽然解决了下尿路梗阻问题,但打破了膀胱封闭状态,易发生泌尿系感染,影响性生活和康复训练,尽早拔除尿管,以降低泌尿系的感染率,是中风患者早期泌尿系管理的简便、有效、可行的护理方法。
3.2  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艾条灸法,以达到补肾气、理三焦、通尿闭的功效可促使逼尿肌收缩,改善括约肌协调功能,提高膀胱收缩力,使残余尿减少或基本消失,膀胱感觉恢复,此方法简便易行,且安全无毒副作用,是治疗排尿障碍的一种有效方法。
3.3  膀胱训练是恢复膀胱功能,达到自行排尿的常用方法。首先教会患者膀胱功能训练方法,促进膀胱反射性收缩的出现。按制定的饮水计划定时饮水,延长了排尿间隔时间,使膀胱容量逐步扩大;鼓励多饮水,以利于增加尿量,达到生理性膀胱冲洗的目的,减少了尿路感染的发生。
3.4  无菌性间歇导尿术有利于膀胱排尿功能的恢复与重建,减少泌尿系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可以减轻患者由于持续留置尿管所致的心理障碍。同时护士教会患者及家属掌握导尿操作,使其能够接受,便于早期形成规律性排尿。尽管间歇性导尿可促进神经源性膀胱患者排尿功能的恢复,减少膀胱残余尿量,是预防泌尿系感染的重要手段,但它并不能防止泌尿系感染的发生。为了减少感染,采取了如下措施: 1) 重视会阴部的清洁,减少因会阴部细菌的上行感染的可能性,女性患者,其尿道短, 容易发生上行感染. 2) 导尿时严格遵守无菌操作,降低因导尿而引起的下尿路感染. 3) 控制适当的导尿次数,一般每隔4-6h 导尿1次,每日不超过6次。4) 鼓励多饮水,以利于增加尿量,稀释尿液,减少了细菌进入尿道机会,达到了生理性膀胱冲洗的目的。5)清洁尿道口。导尿管的刺激,尿道口外可见到分泌物,每日用生理盐水棉签加以清除,防止细菌繁殖。6)适时拔除导尿管。在患者出现尿胀感时拔除导尿管。因此做好中风患者膀胱功能的康复与护理,减少并发症发生,提高患者生存质量已成为护理中极为重要的环节。
参考文献:
[1] 周士枋.实用康复医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1998.447—449.
 [2] 周筱春,叶旭平,蒋松鹤. 膀胱功能训练在脊髓损伤伴神经源性膀胱患者康复中的作用[J].护理与康复,2007,12(6):822—824文章专于:www.cnkikbs.com
栏目列表
医药卫生 人文社科
农业科学 基础科学
工程技术
推荐内容
L波段大功率放大组件的设计
基于QC工具的微波组件故障分析与定
论房地产交易中的欺诈行为及其控制
波控系统的自动测试设计及实现
一种低成本便携式脉冲幅度测量装置
一种多通道对海观测SAR接收与信号
S波段连续波LDMOS功放的设计
C波段有源变频芯片设计
一种电子时间引信计时终点信号采集方
体育教学对提高大学生自我效能的研究
鲟鱼人工养殖病害发生的原因及防控对
热点内容
国际英文学术期刊初选阶段的质量要求
数字出版的影响
关于重申禁止中国标准书号“一号多用
齿缘龟的生物学特性及繁殖养殖技术
SCI的选刊
稿件多少字为宜? 如何联系你们?如
一种电子时间引信计时终点信号采集方
学术论文在质而不在量
黄瓜穴盘育苗技术
如何进行科技论文的写作
学术期刊的定位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客服中心服务承诺友情链接

系统版权: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2010 万方数字化期刊群 © ICP证:辽ICP备19015327号-1
在线咨询:http://www.chinalnfo.com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