刊名: 医疗卫生装备
Chinese Medical Equipment Journal
主办: 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
周期: 月刊
出版地:天津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003-8868
CN: 12-1053/R
邮发代号: 6-32
复合影响因子: 0.435
综合影响因子: 0.373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医疗卫生装备
曾用刊名:军队卫生装备
创刊时间:1980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Pж(AJ) 文摘杂志(俄)(2011)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1992) |
|
|
|
《医疗卫生装备》杂志是由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主管、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主办、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卫生装备类学术期刊。杂志创刊于1980年。现为月刊,国际标准大16开本,136页,每期印刷6500册。
《医疗卫生装备》有健全的编委会和相对稳定的审稿专家队伍。主编由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装备研究所所长、国家生物防护装备技术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医学装备协会医用车辆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孙景工研究员担任。编委会已发展至第五届,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张雁灵部长、中国工程院院士俞梦孙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正国院士任名誉主任委员,总后勤部卫生部陈新年副部长任主任委员,人员由全军各大单位医疗卫生部门的主管领导和军地外大学和科研机构的权威专家及教授共同组成,担负着对杂志的出版方向、学术质量、正规化建设等方面的指导和把关。审稿专家队伍由卫生装备研究所专家和全军及地方高等院校、科研机构生物医学工程专业的知名学者组成,共120人,其中硕士导师52人,博士导师25人。此外,杂志还聘请了军地各单位医疗卫生方面的100多名专家为特约审稿人,为杂志推荐稿件、审阅论文,以突出专业特色,更好地实践办刊宗旨。自创刊以来,一直以提高学术水平为目标,广泛吸收高质量稿源,发表了大批科技含量高、原始创新性强的论文,年刊发生物工程、材料、生物防护、医学计量与检验、医疗环境以及卫生装备建设等方面的论文600余篇,产生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军事效益。
本刊“面向军队,面向基层,面向未来,理论与实践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为军队卫生装备建设服务,为全国医疗器械服务”,着重介绍现代科学技术在医疗卫生装备上应用的新理论、新技术、新产品;报道军内外医疗卫生装备研究成果、技术革新;宣传使用、管理、维修等方面的经验;传播本专业科研、学术、产品、销售信息;开展医疗器械仪器设备、卫生保健器材、环保器材等信息。作者为国内外卫生管理和医疗机构以及药械监督机构、科研院所(校)等单位医工(药械)、检验、信息、影像、手术、放射、理疗、急救、供氧、消毒、防护防疫等临床科室的医护人员,以及广大从事医疗器械、仪器设备、药品生产设备的科研、教学、使用、管理、维修、生产、供销人员。
主要栏目
辟有“本刊特稿、专论、研究论著、综述、生物防护防疫装备、医院数字化、研制报告、科学管理、专业论坛、质控与安全、医学计量、原理与应用、医械临床、学科与人才、使用维修”等栏目。
主要刊载国内外医学院校、科研院所、医疗机构、医疗器械管理等相关单位科研管理专家的稿件。载文内容涉及生物工程、生物材料、环境医学、卫生装备、医学计量、临床工程与检验以及医用电子、计算机、管理科学等多个学科。
《医疗卫生装备》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知名度,影响因子、被引频次较高。根据中国科学信息研究所2008年中国科技论文统计分析报告,《医疗卫生装备》杂志影响因子在学科排名(基础医学和综合医学)第10位,统计源期刊影响因子排名为第314位、总被引频次排名为第302位(总1765种)。系“全国专业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先后被“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数据库、中国期刊网、天津科技网、万方数据Chinalnfo系统数字化期刊群、中国医学期刊文献数据库、中国医学文摘”等多家国内学术检索机构收录;2007年,杂志被“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剑桥科学文摘》,波兰《哥白尼索引》收录”。
《医疗卫生装备》自创刊以来,认真执行各级各类编排规则,按照期刊国际标准编排,印有英文版权标志、目次、摘要等,编辑质量较高,先后荣获“全军优秀医学期刊奖”、“天津市一级期刊”、“《CAJ-CD规范》执行优秀期刊”,标志着我刊在编排质量已经进入了国家优秀期刊的行列。
投稿须知
1.1 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前瞻性、逻辑性、实用性、指导性和可读性。
1.2 文稿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字准确,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文字精炼,书写工整,引用资料请附参考文献。全文(包括中、英文摘要、图、表和参考文献)字数一般不超过5000字。
1.3 作者单位负责审查稿件的真实性、保密性和未一稿两投。若属基金资助,或国家攻关项目,或获科技成果奖,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者,请注明并请附上有关证明材料。
1.4 投稿内容务必真实,请勿一稿两投或抄袭别人稿件,或私自发表别人的研究成果或资料,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概由投稿人自负。
1.5 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编辑部可以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请作者考虑。
1.6投稿时务请另页附第一作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最高学历、职务、职称、工作单位和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包括区号、办公电话、住宅电话、移动电话)、邮政编码、Email等,以便编辑部联系和作者资料存档。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