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创刊于1957年,是由教育部主管、武汉大学主办的工业综合类学术期刊。现为双月 刊,国内外公开发行,A4 开本,136页,双月28日出版。国内统一连续出版物号为CN 42-1675/T,国际标准连续出版物号为ISSN 1671-8844。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重点报道水利水电、土木建筑、电气工程、机械与动力,兼顾相关学科及交叉学科的最新研究成果,且具有鲜明的水利电力学科特色。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现任主编为武汉大学校长李晓红院士。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是中文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入选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期刊精品数据库入选期刊,被美国《化学文摘》(CA) 、英国《科学文摘》(SA) 、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lrich PD)收录,是中国学术期刊文摘、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中国力学文摘、长江年鉴等刊物的源刊。本刊在工程界,尤其在水利电力行业,具有广泛的影响,2010年影响因子为0.661。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先后被评为电力部优秀期刊一等奖、湖北省优秀期刊、全国优秀高校自然科学学报二等奖、中国高校优秀科技期刊,中国学术论文在线优秀期刊一等奖,并荣获全国高校科技期刊优秀编辑质量奖。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主要读者对象是高等院校教师和学生、科研院所研究人员及生产单位科技工作者。
竭诚欢迎您将最新的研究成果及研究动态展示在本刊,谢谢您对本刊的支持!
投稿写作须知
(1)论文应具有科学性、首创性、逻辑性,即有新的观点和见解,论据充分、论证严密、推理符合逻辑、结构严谨、数据处理合理、计算正确、结论客观。篇幅控制在8000字以内。
(2)论文题名的内涵应与论文的主体内容相一致,中文题名一般不超过20个字,必要时可加副标题,应避免用非公知、公认的缩写词等。
(3)作者署名和工作单位。作者姓名置题名下方,多个作者之间用“,”隔开;单位不同的须在姓名右上角标序。作者单位宜写至二级单位,同时给出单位所在地(省、市)和邮政编码;单位名称置姓名下方,依据姓名标序排列。
(4)摘要。应简明扼要地阐明论文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结论”,具有独立性与自明性,篇幅在200字左右。
(5)关键词。一般选3~8个,最能反映主题内容的放在前面。
(6)应查出论文中国图书分类号。
(7)英文部分置中国图书分类号下方,从文题到关键词,应与中文相对应,作者姓名用汉语拼音。
(8)第一作者简介(姓名(出生年),性别,籍贯,职称,研究方向)和基金项目(基金项目名称、项目编号)置首页地脚上,内容应齐全。
(9)论文的主体部分应由前言、正文、结论等组成。
① 前言应以简短的篇幅介绍论文的写作背景和目的,相关领域内前人所做工作的概况,说明本研究与前人工作的关系及作者工作的意义,引出本文主题。
② 正文部分一般包括研究对象、方法、结果、讨论与分析。其层次标题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序,标题内涵应与相关内容一致。
③ 结论或结语应阐述论文揭示的原理及其普遍性、理论及实用价值、提出的建议或尚未解决的问题。
(10)图表应有自明性,在文中要有交待。
①图序、图题、标目、标值等项目齐全,所用单位正确,图面清晰,线条粗细合适,标字大小适中。
②一律采用三线表,表序、表题等项目齐全,表注排在表的下方。
(11)量和单位的使用要符合法定计量单位最新标准,禁止使用已废弃的单位;量的符号(字母)一般用斜体,矢量、向量符号用黑斜体,单位符号用正体。上下角标符号的位置高低应区别明显。
(12)参考文献。本刊采用“顺序编码制”。文献必须在文中标注,且与文献表中文献一一对应。著录要符合规范,中、外作者姓名一律姓前名后,中国人名不用缩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