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术资讯 | 论文下载 | 新闻专栏
登陆 | 免费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在线投稿 稿件查询 联系我们
刊名: 地质论评
       Geological Review
主办:  中国地质学会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371-5736
CN:   11-1952/P
邮发代号: 2-382
复合影响因子: 1.747
综合影响因子: 1.328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地质论评
创刊时间:1936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1)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2年计划收录)
Pж(AJ) 文摘杂志(俄)(2011)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中科双效期刊
第三届(2005)国家期刊提名奖期刊

《地质论评》杂志投稿及征稿简则

《地质论评》杂志创刊于1936年,70多年来,《地质论评》为中国地质学的发展作出的贡献是有目共睹的。《地质论评》以反映中国地质学界在地质科学理论研究、基础研究和基本地质问题研究方面的最新成果为主要任务。以论、评、述、报为特色。所刊论文涉及地学和相关学科各领域,包括地层学、古生物学、地史学、构造地质学、大地构造学、矿物学、岩石学、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学、矿床地质学、水文地质学、工程地质学、环境地质学、区域地质学以及地质勘查的新理论和新技术等。
    目前她在地质学术界具有很高的地位,文稿的学术质量和编辑质量均位居前列。她是中文核心期刊,曾获得科技部、新闻出版总署、中国科协的国家期刊奖、优秀科技期刊奖、双奖期刊称号。被国内众多检索系统收录,国际上被JICST、BIG、Biological Abstracts、Geographical Abstracts等专业检索机构收录。在中国科技情报研究所的“中国科技期刊论文统计分析”中,其影响因子、总被引频次等指标多年来位居前列;在中国核心科技期刊遴选中,按多因子加权统计排序,2004年《地质论评》位列地质类期刊的第一位,2008年位列第三;2005年获国家期刊奖提名奖;2006年入选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精品科技期刊工程;2009年被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评为中国百种杰出学术期刊。
    尽管受到政策导向的影响,许多优秀稿件流往国外,但学者们向《地质论评》的投稿仍十分涌跃。我刊的录用率一直在30%左右,由于优秀稿件很多,不得不多次扩容。2000年以前,我刊为小16开,每期112页,2001年起改为大大16开,容量增加20%以上。2006年起扩容为每期152页,2012年起再次扩容为每期200页。  
     很显然,这些成绩的取得与其悠久的历史是密切相关的,是中国几代地质学家不懈努力的结果,在此我们将1936年的发刊辞和1957年、1979年两次复刊词呈上,以回顾我们的历史,并希广大地质学家,响应老一辈地质学家的号召,继续支持《地质论评》,让我们一起把《地质论评》办得更好!
    《地质论评》一直以爱国和争鸣为宗旨,在此我们呈上现任主编任纪舜院士等纪念《地质论评》刊行50卷的文章,希广大读者和作者与我们一道继续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更广泛地开展学术争鸣,促进中国地质科学的迅猛发展。

对投稿内容的要求:
    (1) 题目:文章标题要力求精炼、准确,一般不超过25个汉字。
    (2) 作者:作者署名及署名顺序由作者自行确定,每一位作者应是文章真正的著作权人。请参阅我刊首页左侧公告栏中“慎重署名--别把'名人'拉下水”。
    (3) 作者单位:是作者完成本文时的所在单位,请用全称,并注明所在城市及邮政编码。
    (4) 内容提要:一般应写成报道性文摘,交代清楚论文的目的、方法、主要证据、结果和结论等。但综述、评论性论文可写成指示性文摘。
    (5) 关键词:必须是意义明确的术语,鉴于地质学论文的特点,关键词应选取能准确反映研究方向、研究领域及研究地点的词。
    (6) 引言:本刊不标“引言”字样,但必须有引言节,交代清楚本文(研究)的目的,简要介绍本文研究领域的研究历史、现状、存在问题;本文的方法、目标及创新之处等。
    (7) 正文:一般应有地质背景、研究方法、研究结果、讨论、结论等几个部分(尤其对投向英文版的论文,必须包含这些内容)。
    (8) 图和表:为了使论文清晰明了,应多用图和表。注意,首次发表的数据必须列表给出,不得以图代替。凡涉及国界的图件必须绘制在地图出版社公开出版的最新地理底图上。设计图的宽度时应优先选择以下3个尺寸:80mm(单栏)、168mm(通栏)、240mm(卧排),最大尺寸为168mm×240mm。坐标图纵轴的标注置于纵轴之左,平行纵轴,字头朝左、居中放;若右侧是另一刻度纵轴,则标注放右纵轴之右,字头仍朝左,居中。横轴标注放横轴之下,居中。顶线为另一刻度横轴时,标注放顶线之上,居中,字头向上。图、表应有名称以及相应的英文,图例注释应有相应英文。
    (9)致谢:组织创作、为创作提供帮助或咨询的人和单位可在谢语中表达。
    (10) 参考文献:本刊采用著者—年制,文中用圆括号列出第一作者和年代,例:“(李四光,1945)”、“(黄汲清,1978,1984;黄汲清等,1983;Смирнов,1986; 李春昱,1959;李春昱等,1980;Smith et al.,1990,1992,1996;Иванов и др., 1999)”(同时列出多篇文献时,次序按年代先后)。
    鉴于中文在国际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且作者、编者的工作量太大,《地质学报》(中文版)和《地质论评》自2006年起已取消非西文参考文献的英文翻译。所有文献均放在“参考文献/References”标题之下。文种按中文、日文、西文、俄文、其他文排列。中文按第一作者姓名汉语拼音字母顺序排列,第一作者相同的按年代先后排列。其他文均按各自第一作者姓名字母顺序排列。西文书名、刊名的所有实词首字母必须大写,但文章的题目只有全题目的第一个字母和专有名词的首字母大写。
    按著作权法和国际惯例,所有作者均必须列全,请列出全部作者。但专著可按原书封面样式给出,论文集中的论文写“见:XXX主编.”项时,指明主编一人即可(“见:XXX等主编.”)。
    每一条文献的列出格式请参照我刊2001年以来的文章。
    (11)注释:引用非公开出版物时,文中以作者名后加上角标阴圈码标注,在文后单列注释一栏,格式与参考文献相同。
    (12)英文摘要:在《地质学报》中文版和《地质论评》上发表的论文必须提交英文摘要,包括题名、作者、作者单位、内容提要和关键词。作者和作者单位均应为全名,内容提要与相应中文摘要一致,可以更为详细。
    (13) 作者简介: 主要介绍作者的学术经历,自1998年起增加了电话、电子信箱、传真等,以方便读者与作者直接联系,请尽量提供。家庭电话和手机可提供给编辑部,以便编审过程中联系。
    (14) 图版:本刊图版集中用铜版纸印刷,放于文末,图版尺寸为168mm×240mm(包括一行图版说明: XXX等:文章题目 图版 Ⅰ), 图版的分幅照片(子图)我刊用阿拉伯数码编号。每一图幅的说明可集中列于论文的末尾,也可直接放在图版的底部。

本刊联系方式: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55-0308       投稿信箱:journals@188.com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客服中心服务承诺友情链接

系统版权: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2010 万方数字化期刊群 © ICP证:辽ICP备19015327号-1
在线咨询:http://www.chinalnfo.com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