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术资讯 | 论文下载 | 新闻专栏
登陆 | 免费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在线投稿 稿件查询 联系我们
刊名: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s and Environment
主办:  长安大学
周期:  季刊
出版地:陕西省西安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1672-6561
CN:   61-1423/P
邮发代号: 52-280
复合影响因子: 1.303
综合影响因子: 1.035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曾用刊名:西安工程学院学报;西安地质学院学报;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
创刊时间:1979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CA 化学文摘(美)(2011)
Pж(AJ) 文摘杂志(俄)(2011)
期刊荣誉:
Caj-cd规范获奖期刊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原刊名为《西安工程学院学报》,主办单位为西安工程学院(隶属国土资源部),2000年4月,与原西安公路交通大学、西北建筑工程学院合并,组建长安大学,隶属教育部,为"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之一。早在上世纪80年代前后,就先后有著名地质学家、中科院学部委员张伯声教授以及著名工程地质学家刘国昌教授等在原西安地质学院任教。早在1984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便授权在该校建立水文地质工程地质博士点。20多年来,学院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国家305科技攻关项目、国家攀登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973项目、科技部与地矿部科技攻关项目等科研任务,并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长安大学地学学科现有地球科学与国土资源、地质工程与测绘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3个学院,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5个省部级重点实验室,34个研究所。地质资源与地质工程一级学科博士点1个,二级学科地学博士点5个,17个硕士点,并招收地质工程和测绘工程领域工程硕士。现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博士生导师18人,教授35人。2003年10月,地学学科又获得两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现在,地学学科已形成了一支教学科研实力较为雄厚的师资队伍,并且发展势头良好,充满着勃勃生机。一、《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原《西安工程学院学报》刊名沿革及基本情况由于合校校名变更的原因,本刊刊名曾几度变更,《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创刊于1979年,刊名为《西安地质学院学报》,季刊,CN 61-1074/P,ISSN 1000-548X,国内外公开发行;1997年西安地质学院更名为西安工程学院,1998年刊名变更名为《西安工程学院学报》CN 61-1314/TD,ISSN 1007-9955,2000年合校后,在刊名变更申报未果的情况下,学校决定《西安工程学院学报》从2003年起更名为《长安大学学报(地球科学版)》,国内统一刊号与ISSN号仍沿用原刊。2003年底,已得到新闻出版总署批准,从2004年起,本刊正式更名为《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CN 61-1423/P,ISSN 1362-6561。截至2003年底,本刊已出版25卷,94期。国内发行由陕西省邮政报刊发行局代理(邮发代号52-280),国外发行由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代号Q4115)及中国对外出版贸易总公司代理。近年来,本刊在国内外地学界的影响不断扩大,不但刊发了数篇国内与国外作者合撰的论文,而且北京大学、南京大学、中南大学、中国地质大学、吉林大学、武汉大学、石油大学、成都理工大学、中科院、地科院等国内著名高校、科研院所的教师和科研人员来稿尤其是国家及省部级基金项目论文数量不断增加,使本刊的学术质量不断得到提升。本刊现已被作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国家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中文重要期刊。二、主要报道内容及特色本刊为地球科学类重要学术期刊,刊登内容主要包括:基础地质(地层、古生物、矿物、岩石、构造)、矿产地质、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含生态地质、灾害地质)、地球化学、地球物理、国土与测绘工程、地理信息系统等分支学科以及新兴的深部地质、大陆动力学、环境生物地球化学、农业地质、旅游地质、城市地质等边缘和交叉学科。本刊重点反映国内外地学前缘及交叉学科的高水平科技成果,突出西部重大地质科技问题的研究特色,将我国尤其是西部地区最新与高水平地学成果推向国内外地学界。

投稿须知
1.文稿应具有科学性、前瞻性、逻辑性、实用性、指导性和可读性。
2.文稿务求论点明确,论据可靠,数字准确,重点突出,层次清楚,文字精炼,引用资料请附参考文献。全文(包括中、英文摘要、图、表和参考文献)撰写的文章字数以2500-4500字为宜。
3.作者单位负责审查稿件的真实性、保密性和未一稿两投。若属基金资助,或国家攻关项目,或获科技成果奖,或参加国际学术会议者,请注明并请附上有关证明材料。
4.投稿内容务必真实,请勿一稿两投或抄袭别人稿件,或私自发表别人的研究成果或资料,由此造成的一切后果,概由投稿人自负。
5.文责自负。依照《著作权法》的有关规定,编辑部可以对来稿作文字修改、删节,凡涉及原意的重大修改,请作者考虑。
6.投稿时务请另页附第一作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最高学历、职务、职称、工作单位和详细通讯地址、联系电话(包括区号、办公电话、住宅电话、移动电话)、邮政编码、Email等,以便编辑部联系和作者资料存档。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客服中心服务承诺友情链接

系统版权: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2010 中国数字化期刊群 © ICP证:辽ICP备19015327号-1
在线咨询:http://www.chinalnfo.com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