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田地质与勘探》杂志1973年创刊,双月刊,煤炭科学研究总院西安研究院主管和主办,是煤田地质领域创办时间最长、最有影响力、面向国内外公开发行的煤田地质行业学术与实用技术并重的综合性科技期刊刊物。
《煤田地质与勘探》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科技核心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被美国《工程索引》(EI)(1995—2003年)、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剑桥科学文摘》(CSA)、《日本科学技术社数据库》(JST)、波兰《哥白尼索引》和美国《乌利希国际期刊指南》(Ulrich''s IPD)等国际重要检索数据库收录。是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源期刊;已入编《中国期刊网》(www.cnki.net)、《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万方数据—数字化期刊群》(www.wanfangdata.com.cn)、《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www.cqvip.com)、《中文电子期刊服务》(www.ceps.com.tw),为全文上网期刊。
《煤田地质与勘探》坚持正确的办刊方向和宗旨,致力于交流煤田地质方面的新发现、先进经验、技术革新和科学试验成果等,介绍国内外有关新技术及发展方向。主要栏目有煤田地质、矿井地质、煤层气、水文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煤田物探、探矿工程和综合信息等。
《煤田地质与勘探》编辑精益求精,全面贯彻科技期刊编排国际化、规范化和标准化要求。期刊发行量大,覆盖面广,影响大,已成为煤炭、地质、石油及相关领域的科研、设计人员,大专院校师生,以及有关工程技术人员的主要参考期刊。
《煤田地质与勘探》励精图治,获第二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奖、优秀煤炭科技期刊奖,获陕西省精品科技期刊奖。
稿件要求:
1.来稿力求主题突出、论点明确、数据可靠(不要披露属于科技秘密范围的科技成果和数据资料)、简明扼要、图表清晰、行文通顺、体例规范。文稿应包含题名(限20字以内);作者姓名、作者单位、单位所在省、城镇名和邮编;中文摘要(不超过300字为宜)、英文摘要;3~8个关键词;第一作者简介(姓名、性别、籍贯、学位、职称和所从事的专业),并注明作者的详细通讯地址、E-mail地址以及联系电话(手机为佳)。论文若为基金、国家重大科研项目等资助,须注明属何种基金(如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项目(如国家重大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名称及其编号。
2.论文的中、英文摘要应简明、确切地记述文章的主要内容,一般应写出论文的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4个要素,写作规范请参阅GB6447-86文摘编写规则。
3.文中图表要随文出现,图以6幅为限。图形要符合规范,图幅尺寸为:单栏图宽度不超过7.5cm, 通栏图12~15 cm;图面汉字为6号宋体,物理量符号(斜体)、物理量单位(正体)和数字均为New Roman 6号;图中粗线条为 0.75磅,细线条为0.5磅;插图请使用CorelDRAW、Potoshop描绘或存为TIF格式(分辨率不小于800 dpi)。文中表格一律使用三线表。图和表的题名中、英文要齐全。
4.文稿使用word 系统进行排版,页面为A4 幅面,分2栏排版。正文(含图表)中量和单位的名称、符号及书写规则严格执行国家标准(GB 3100~3102),不可使用非法定计量单位。外文字母、单位、符号的大小写、正斜体、上下角标书写应清楚 。
5.参考文献要引用已公开发表的文献,著录要真实,引用要合理,一般以不少于10篇为佳。正文中采用顺序编码制标注参考文献,即按正文中引用文献出现的先后顺序连续编码,并将序号置于方括号中(参阅GB/T 7714—2005);组织文后参考文献表参阅GB/T 7714—2005《文后参考文献著录规则》。
部分文后参考文献著录格式:
期刊:[序号]主要责任者. 题名[J]. 刊名, 年,卷(期):起止页码.
专著、论文集、学位论文、科技报告:[序号]主要责任者.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起止页码.
专著、汇编及论文集中的析出文献:[序号]析出文献主要责任者.析出文献题名[文献类型标识]// 原文献主要责任者.原文献题名.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析出文献起止页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