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期刊导航 | 学术资讯 | 论文下载 | 新闻专栏
登陆 | 免费注册 | 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网站首页 期刊简介  在线投稿 稿件查询 联系我们
刊名: 气象学报
       Acta Meteorologica Sinica
主办:  中国气象学会
周期:  双月
出版地:北京市
语种:  中文;
开本:  大16开
ISSN: 0577-6619
CN:   11-2006/P
邮发代号: 2-368
复合影响因子: 1.739
综合影响因子: 1.108

历史沿革:
现用刊名:气象学报
曾用刊名:中国气象学会会刊 & 气象杂志
创刊时间:1925

该刊被以下数据库收录:
SA 科学文摘(英)(2011)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2012年计划收录)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CSCD—2008)
核心期刊:
中文核心期刊(2008)
中文核心期刊(2004)
中文核心期刊(2000)
中文核心期刊(1996)
中文核心期刊(1992)
期刊荣誉:
百种重点期刊

《气象学报》投稿须知及征稿简则

《气象学报》是中国气象学会主办的全国性大气科学学术性期刊,旨在反映我国大气科学领域中最新科研成果,为大气科学研究提供学术交流阵地,推动我国大气科学基础研究和理论研究迅速发展,服务于我国气象现代化建设事业。
《气象学报》于1925年创刊。1924年10月18日,在中国气象学会成立后的第1次理事会上,经研究决定出版发行《中国气象学会会刊》(简称《会刊》),即《气象学报》的原始刊名。
1925年7月《会刊》在青岛面世,每年1期,从1925~1934年先后出版10期,1935年出版了《中国气象学会10周年纪念刊》1册。20世纪30年代中期,随着气象事业的发展,经中国气象学会10周年纪念大会和理事会议决定,自1935年7月,《会刊》更名为《气象杂志》,刊期从1年改为1个月。日军侵华后,时局动荡,办刊经费拮据,被迫停刊近3年。1935~1940年仅出版4卷(第11~14卷),累计36册。1941年《气象杂志》复刊,并更名为《气象学报》,每年出版4期。其后,仍不能正常出版,1941~1949年间只出版6卷(第15~20卷),累计9册。新中国成立后,《气象学报》获得了新生。1950年从第21卷继续出版。文革期间,学报再度被迫停刊,从1966年下半年至1978年8月停刊长达12年之久。1978年9月21日,经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批准《气象学报》再度复刊。自创刊70余年来,《气象学报》从一个侧面记录了我国气象科学几经苍桑的发展历史,成为气象业务和科研部门、高等院校等的重要参考文献资料。
《气象学报》实行编委会制。编委会是由大气科学各分支学科的专家学者组成。编委会负责贯彻落实我国的科技出版方针和《气象学报》的办刊宗旨,审查并终审论文,指导编辑部的编辑出版工作。自1950年以来,我国资深的气象学家涂长望、吕炯、赵九章、李宪之、叶笃正、谢义炳、廖洞贤、周秀骥等先后出任编委会主任委员。
《气象学报》以气象及水文、海洋、环境等相关学科的科研人员、高等院校师生为主要读者对象,刊登动力气象学、天气学、气候学、数值天气预报、大气物理学、大气化学、大气探测、人工影响天气及应用气象学等大气科学各主要分支学科的代表我国研究新水平的创造性论文;国内外大气科学发展动态的综合评述;大气科学新观点、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的介绍;大气科学研究工作简报及重要学术会议报道;国内优秀大气科学专著的评介。
《气象学报》在国内外大气科学界具有一定的影响。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研究课题组在1992年公布的使用“引文法”鉴定的“1990~1991年中国自然科学核心期刊”100种中,《气象学报》位居第15名,名列气象科技刊之首。1998年,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公布的“中国科技期刊排行表”(地球科学类)中,按“被引频次”排序《气象学报》列第10位,按“影响因子”排序列第5位。《气象学报》是唯一同时进入前10名的气象科技期刊。在国际上,《气象学报》进入了SA等检索系统。中国科技论文统计与分析数据库(CSTPC)
提供的“期刊检索报告”表明,自1998年以来,《气象学报》中文版一直被英国的《科学文摘》(SA)和《日本科技文献快报》两大检索系统收录。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大气科学研究成果累累,广大气象科技工作者企盼科研成果早日在《气象学报》上发表,为满足气象科学技术发展的需要,从1996年起,《气象学报》从季刊改为双月刊,大幅度地增加了刊载量,出版周期相应缩短。尽管如此,信息传递速度仍不能与气象事业发展同步。为此,从2002年起,《气象学报》将进行改版,即版面由正16开改为大16开,总页数不变,以使最新气象科研成果能更多更快地通过《气象学报》这一窗口,进行广泛交流。 
 
来稿要求
(1)来稿要求论点明确,内容充实,数据可靠,文字精练。其书写顺序:中文题目,中英文作者姓名,中、英文单位,英文摘要、英文关键词,中文摘要、中文关键词、中图法分类号;引言;正文;结论和讨论;致谢;参考文献。
(2)作者只列出主要参加者(同单位作者一般不超过4人,多单位作者一般不超过6人),第一作者须附作者简介(姓名,所从事的专业,联系电话或E-mail),参与辅助研究者可列入致谢部分。
(3)基金资助的研究项目,请注明省部级以上基金名称和项目编号。
(4)文章摘要应详细说明本文的目的、方法、结果与结论(400-500个字)。
(5)文稿书写用字规范,标题层次分明。章条序号用1, 1.1, 1.1.1…3, 3.1, 3.1.1…表示。
(6)数学公式、物理量的符号和单位应符合国家标准GB3100-3102-93《量和单位》要求:量符号、代表变动性数字的符号以及坐标轴的符号均用斜体表示;矢量、张量用黑斜体表示;量符号的下标,若是变量用斜体表示,其他情况则用正体表示。量符号尽量用一个字母(特殊情况除外)表示,在文稿中首次出现时,必须给出量的名称及单位。
(7)科技术语和名词应使用全国科学技术名词审定委员会公布的名词。如系作者自译的新名词,在文稿中第一次出现时请给出外文原词。计量单位一律采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并以国际符号表示。
(8)图表:文中只附必要的图表,在文中相应位置以方框表示并附相应的中英文图题、表题,附图要求线条粗细均匀,计算机原始绘图软件生成的矢量图可按印刷时的实际尺寸绘制,双栏排图不宽于75 mm,通栏排图不宽于170 mm,图中文字最好用6号宋体字。图片要求清晰、层次分明,连同中英文图片说明一起拼贴在240 mm×170 mm 的图片版心尺寸范围内。附表请使用三线纵表,列于正文的适当位置,表的结构要简明。表内各栏目中参量符号之后注明单位(同插图)。
(9)参考文献表只列出与本文有关的文献,应是作者直接阅读过的、最主要的,发表在公开出版物上的文献;非公开出版物作为脚注处理。引用他人未发表过的资料或数据,应征得有关方面的同意并加以说明。参考文献在文中相应位置一一对应引用,中文文献在文内的引用格式为(丁一汇等,2000);英文文献在文内的引用格式为(John,et al,2001),如作者为一人,格式为(丁一汇,2000)或“丁一汇(2000)研究指出……”。文后参考文献排列,作者不多于3人者,列出全部作者;多于3人,列前3名后加“等”或“,et al”。中文文献与外文文献分别按第一作者姓氏英文字母顺序排列,附于文后。参考文献格式:作者.出版年.题目.期刊名,卷(期):页码范围;图书:作者.出版年.书名.出版社,页码范围或总页码pp
(10)文中时间格式为年、月、日、时、分(北京时或世界时);英文摘要、图表题中时间格式为时、分(BT,UTC)、日、月、年(例如:01:30BT/UTC Aug 2007)。
(11)最终接受刊出的稿件,请参考本刊网站相关下载中“学报新版式”,提供Word电子稿。

本刊联系方式:
全国免费咨询电话:400-655-0308       投稿信箱:journals@188.com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客服中心服务承诺友情链接

系统版权:互联网出版许可证 © 2010 万方数字化期刊群 © ICP证:辽ICP备19015327号-1
在线咨询:http://www.chinalnfo.com
建议采用IE 6.0以上版本,1024*768分辨率浏览本页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