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常识 |
CSSCI刊源年底将有变化 |
时间:2013-5-8 16:08:32 来源: 点击:1372 |
|
“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第五次会议”在深圳召开,出席会议的有教育部社政司领导袁振国、张东刚、何健、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主任周宪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委员等共24人。会议由教育部社政司科研处处长张东刚教授主持,主要议题是:2006年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调整问题,建立“集刊”(以书代刊的连续出版物)引文数据库以及CSSCI主要数据新闻发布问题。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就2006年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调整问题、建立“集刊”(以书代刊的连续出版物)引文数据库以及CSSCI主要数据新闻发布问题作了报告。与会代表对报告内容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代表们一致认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指导委员会第四次会议沿用的CSSCI来源期刊的原则和方法基本是正确的,由此产生的461种来源期刊基本是符合客观实际情况的。为促进CSSCI来源期刊选用的进一步规范化和科学化,与会代表就选刊的方法达成共识,即以期刊他引影响因子为遴选来源期刊的主要参数,在兼顾二级学科和地区覆盖面的基础上,按照高进低出的原则确定年度来源期刊名单。在学科来源期刊数计算方法上,与会代表基本同意2004年度CSSCI指导委员会南京会议确定的来源期刊量的计算方法,即各学科的来源期刊数依据“学科期刊总数”、“人力资源数”两项指标做参数进行计算。由于各学科发文情况往往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学科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对该学科的需求,因此,同意在计算2006年度来源期刊数时增加学科的“论文数”这一指标。本次会议就CSSCI来源期刊的总量控制方面进行了深入地研讨,经过充分的论证,代表们认为,我国CSSCI来源期刊种数应根据文献计量学“二八率”规律,参照美国ISI公司的经验,总量控制在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的18%左右。目前我国人文社会科学学术期刊约为3000种,因此CSSCI来源期刊种数应控制540种左右。目前,2004年度CSSCI来源期刊种数为461种,2006度将来源期刊数将调整至490种左右。“十一五”期间,按照来源期刊每两年调整一次的原则,分两次调整完毕,每次调整量按上年度来源期刊总量的5%增加,约为25种。到2010年来源期刊总数调整到540种。会议还就CSSCI来源期刊的若干问题作出决议:①期刊的学科分类与学术性的界定实行专家评审制;②文化学、军事学不予单独设类;③来源期刊的调整遵循“总量控制,动态管理,高进低出,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兼顾地区、二级学科覆盖面”的原则;④对2004年度来源期刊年篇均引引文率低于0.4的期刊予以撤销;对来源期刊中的学科排名较后若干种期刊(按学科来源期刊总数10%的比例计算)予以黄牌警告,并限期2年整改,整改不力的予以撤销。本次会议还就CSSCI统计数据新闻发布以及建立集刊(以书代刊)引文数据库问题进行了讨论。集刊作为连续出版物是社会科学研究引文索引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会议决定委托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创建“社会科学集刊引文数据库”,单独建库与CSSCI数据库并行。首批入选集刊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力求少而精。集刊选用的规则和方法参照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刊的规则和方法进行。会上,教育部社政司副司长袁振国教授作了重要指示。袁司长指出: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是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重要品牌,创建这个品牌,南京大学和各位指导委员作了很多工作和努力。我们应树立精品意识,使CSSCI超越南大、超越教育部、走向全国,成为全国社会科学评价领域的标志性工程。本次会议讨论确定的2006年度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来源期将于年底前在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研究评价中心网站(www.cssci.com.cn)上予以公布。请密切关注。 |
 |
|
|
 |
|
栏目列表 |
|
 |
推荐内容 |
|
 |
热点内容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