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常识 |
简单教你识别非法期刊 |
时间:2013-5-8 15:56:39 来源: 点击:1358 |
|
近年来,某些不法分子利用专业技术人员评职称心切而正规期刊又容量有限的情况 , 采用欺骗的手法 , 许诺协助刊登论文 , 四处组稿、约稿,收取所谓的“版面费”,将收集的论文印制成非法期刊,攫取高额利润。那么,如何识别非法学术期刊呢?从新闻出版执法部门目前掌握的情况看,非法学术期刊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简单教你识别非法期刊
近年来,某些不法分子利用专业技术人员评职称心切而正规期刊又容量有限的情况 , 采用欺骗的手法 , 许诺协助刊登论文 , 四处组稿、约稿,收取所谓的“版面费”,将收集的论文印制成非法期刊,攫取高额利润。那么,如何识别非法学术期刊呢?从新闻出版执法部门目前掌握的情况看,非法学术期刊通常有以下几种形式:
一是假冒国内正规期刊的刊名、刊号和出版单位名称,尤其是名社、名刊;有部分假冒期刊是以“增刊”、“合订本”的名义出现的。
二是国内某些正规期刊社未经批准擅自编印所谓“论文集”,以“宣传推广本刊为名”,故意将本刊社名和刊号混排其中,给读者造成错觉。
三是署名香港“某某出版公司”出版,或与某单位联合主办,编造所谓的“国内统一刊号”如“ CNxx-yyyy(HK) 或“ CN(HK)xx-yyyy ”等扩大“知名度”(香港根本没有新闻出版署,只有一个康乐处书刊注册组,从来没有资格颁发国内统一CN刊号,香港本身具有新闻出版自由),这些非法期刊常常虚张声势,在刊名上冠以“中华”"中国"字样用来欺骗国内急于想发论文评职称的人。
四是署名“某某学会”、“某某研究会”主办,无刊号或杜撰刊号,未署出版单位名称或杜撰某某编辑部等。
五是仅有国际标准刊号,而无国内任何部门批准发行的书刊编号或没有国内统一刊号。
六是偷梁换柱,将正规期刊的某些内容替换成自己撰写或收集的文章,仍以原刊的刊名、期号、装帧重新制版印刷。
七是限于内部交流的连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打着公开出版发行的旗号。
除以上特征外,由于不法分子追求利润最大化,同时缺少正规的编辑人员,不按正规编辑程序操作,非法学术期刊绝大多数都粗制滥造,用纸较差,编排有误,错漏较多,只要仔细分辨,一般都可识别出非法学术期刊的真面目。对于以“香港某某出版公司国内组稿中心 ” 名义有偿约稿,或打着“某某杂志”、“某某杂志驻某地记者站(工作站)”幌子主动上门收费组稿的,广大作者更应多添几分警惕;必要时,可向期刊上署名的出版单位(或主办单位、编辑单位)所在地的政府行政部门咨询。
那么,正规期刊都具备哪些特征呢 ?
第一, 世界公开发行的国际级期刊(包括港澳台期刊)在国内合法发行,除了必须具有国际标准刊号ISSN,还必须具有国内批准的发行刊号才是合法期刊。国际级期刊(包括港澳台期刊)要进入国内合法发行,必须经过国家新闻出版署备案批准或特许并由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图书进出口总公司等具备发行国际级期刊(包括港澳台期刊)的单位在国内发行,并颁发期刊发行刊号(而且在中图报刊网上有详细资料记载),并可以进行编目查询,如国际级顶尖知名杂志《财富(中文版)》杂志在国内合法发行的书刊编号为270Y0037,《世界经理人》杂志在国内合法发行的书刊编号为714Y0004,《当代文化与教育研究》杂志在国内合法发行的书刊编号为370Y0002。当然,诸如这些国际知名期刊的编辑出版本来不归国内新闻出版署管理,当然也就不需要国内CN刊号了,而那些没有被批准在国内发行的非法期刊(甚至只是利用境外机构购买了一个国际刊号ISSN)只有一个国际刊号ISSN(没有国内发行的批准刊号),在国内肯定是非法期刊了.这些非法期刊为了欺骗国内投稿者(多以教育类与医学类期刊),就自己乱编一个国内根本不存在的CN号来非法出版(根本就没有在国内发行过,只是给投稿者寄1-2册,或者只是收了投稿者的版面费后,就没有消息了)骗取钱财。
第二, 国家级国内期刊,有国内统一刊号、国际标准刊号,有承印单位名称;通过邮局发行的还应有邮发代号;封面或封底有条码、定价。其标准刊号( CNxx-yyyy/z )由中国国别代码“ CN ”、报刊登记号“ xx-yyyy ”和分类号“ z ”组成。其中“ xx ”为期刊出版单位所在地区代号,“ yyyy ”为出版管理部门分配的序号(期刊的序范围为“ 1000-4999 ”),分类号则是用以说明期刊所属的第二主要学科范畴。如,“ CN35-1169/C ”。国际标准刊 ISSNxxxx-yyyy) 由以“ ISSN ”为前缀的 8 位数字(两段 4 位数字,中间以一个连字符“—”相接)组成。如“ ISSN1812-2485 ”。
第三, 作为内部交流用的边续性内部资料性出版物则应标明“准印证号”,只能用于免费交流,不得公开发行,不得标明定价。
第四,根据有关规定,任何期刊社设立驻外地记者站都必须经过驻地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批准,取得《记者站登记证》,方可从事新闻采访工作。 |
 |
|
|
 |
|
栏目列表 |
|
 |
推荐内容 |
|
 |
热点内容 |
|
 |
|